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重要演讲十年间
深度关注|推动纪检监察监督与财会监督贯通协调
推进国安机关工作高质量发展,持之以恒抓好作风建设

推广"一带一路"我国需要更多国际性复合型人才

发布时间:2018-06-14  来源:央视网  字体大小[ ]

  原标题:推广“一带一路” 我国需要更多国际性复合型人才

  央视网消息: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。上合组织在安全,经贸、能源、人文等方面的创新合作不断增强。目前,不论是“走出去”的企业家,还是展开“一带一路”共建的国际合作伙伴,提到最多、最迫切的诉求和问题解决方案几乎都是“人才”。近日,央视网专访全球化智库(CCG)主任王辉耀,解读“国际人才”那些事儿。

  国际性复合型人才什么样

  王辉耀认为,国际性复合型人才主要包含几个方面。

  第一,有一定的国际化经验。哪怕没有出过国,但有跟国际打交道的经验,或者在国际跨国公司工作的经验,国际组织工作的经验,或者在大型学术会跟国际上的人士交流的经验。总之一定要有国际交往的经验。

  第二,有一定的国际视野。他们身在祖国,胸怀世界,有天下观,有全球化的视野,不光是从一个国家出发。

  第三,有一定的国际化沟通能力。比如懂一种国际语言,懂某个国家的文化,甚至懂多国语言,对某个国家特别有研究,或者对某个国家的行业特别有见解。

  国际化复合型人才,能够跨文化沟通,能够和各个“主义”的人相处非常好。不是说只能和中国人相处,不能和外国人相处。这种人其实是非常需要的。

  因为中国要推广“一带一路”,要实施新一轮的全球化,需要大量的、千千万万的人才。要广纳天下英才,就是我们不仅需要中国培养的人才,也需要把世界人才都吸引到中国来。给他们建起人才交流的渠道、纽带、管道、网络。如果中国拥有这种国际人才的网络,在未来的全球化推动过程中,就会顺利很多。

  国际人才要掌握哪些技能才更有竞争力

  王辉耀认为,现在更多需要培养创新型人才。人才需要到国际上去,大学时就应该加强和国际交流。比如到国际上去轮换,包括去夏令营、包括去做交换生、包括这种国际的互动等等。

  目前很多名校都有这种交换生,在王辉耀看来,这种交换生比例还可以扩大。现在可能局限于教育部的一些重点学校。未来可以扩大到国内所有大学,其实各所大学都可以有自己独特的交换项目。大学非常需要做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。教育往往是重要的结合点。

  另外,需要吸引更多留学生来。提升我们学校的国际化比例,同时培养这些留学生,希望他们回国后能成为中国与当地的桥梁和纽带。

  大学生需要更多的掌握国际语言。不光是英语,其他各种小语种,都特别需要。另外需要更多的熟悉当地国家,比如上合组织国就有很多国家,是我们现在大学生不熟悉的。这个可能是我们突破的重点。

  王辉耀建议,青年要了解这些国家的文化、风俗人情、宗教、法律、包括地缘政治等,都是非常需要大学生熟悉的。我们大学生应该跟这些国家的青年结成伙伴,成为朋友。包括去这些国家旅游,也欢迎这些国家的青年到中国来旅游,短期去这些国家交流复访,包括他们到中国来参加夏令营等,都是非常好的形式。

  从人才流动到人才回流

  王辉耀认为,中国在过去四十年发展过程当中,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留学输出国,也成了全球最大的海归国。现在形成了一个正循环,每年我们的国际人才大进大出,形成良性的循环。每年都有人不断的走向国际,获得国际经验,取得国际学位,从事国际事业。回来以后带动中国和国际的合作。

  包括我们现在互联网经济、人工智能、生物医药等高科技都很发达,就是因为我们大量的人才参与了国际人才大循环。这种大循环未来可能不光是中国学生,可能国际学生都参与到中国这种国际的大循环里边,会给中国带来更大的发展和支撑。

  中国影响力会随着中国的学生走向世界,也随着外国学生到中国又回到他们的国家,不断的扩大,不断的架起更大更广的人脉。

中国全民网摘编 亓淦玉

【免责声明】:以上图、文、音/视频文章内容转载于网络(本网原创文章除外),其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或归属权利人。我们尊重原创,也注重分享。转发推广仅供学习参考之用,禁止用于商业用途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。仅供交流学习了解法律、法规、政策,如无意侵犯到贵公司或个人的知识产权,部分文章转发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,若来源标注错误或无意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本网制作采编部QQ号: 3555333776,微信号:GAN160003,请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或更正。电话:010-89525216。本网投稿邮箱:3555333776@QQ.COM。通讯地址:北京市通州区通胡大街78号(京贸中心)二层15号。本网原创文章欢迎转载,为尊重和维护原创权利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原创作者、来源:XXXXX网站。
点击查看更多评论>>发表感言:
验证码,看不清楚请点击更换。